收藏本站
新闻详情

足浴历史

中国足疗源远流长,春秋《礼记》翔实记载了以中草药煎汤对足部进行的“薰、蒸、浸、泡”疗法。“足是人之根,足疗治全身”,古时候神医扁鹊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,发现了用中草药热水泡脚的祛病方法,据说这就是中药浴足、足疗的前身。中药足浴足疗在同国外的交流中被广为传播和演变,诸如日本的足心道、欧美的水疗法等。其中最著名的指导理论当属美国威廉·菲兹杰拉德的《足部反射健康法》。卫生部明文指出:“中药足浴是一种简单易行、效果显著、无副作用的自我防病保健方法,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具有现实意义”。2003年中国足部反射健康法研究会正式成立,旨在大力倡导足浴足疗,普及全民保健。足掌这个狭小的空间却汇集了身体一半经络。足为三阴经(肝、脾、肾)之始,三阳经(胃、胆、膀胱)之终,足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。足与脏腑中肾关系最甚,故有“肾主两足”之说。“精、气、神”人生三大宝,“精”为首位,而肾为先天之本,元气之根,主藏精气,因此,人之足就好比人体之根。